在我国,校服的样式、材质和风格等问题一直受到争议。不仅仅因为上海“毒校服”事件中严重的质量问题,更是 因为学生长期穿着运动样式的校服扼杀了其审美和个性。从网友频频上传款式不美观的校服照片,到美国米歇尔访问我国留下了关于校服美丑的大讨论。这些无不说明校服的设计及安全问题已是 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一、我国校服文化历史
校服作为一种校园服饰文化,能够反映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底蕴。它的发展演变同社会经济、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。纵观我国的现代发展史,校服的样式一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。从辛亥革命时期制服式校服,五四运动后的白色对襟上衣、黑裙子以及改良旗袍,到新我国成立之初的干部服,列宁装,白衬衫、蓝裤子的工人装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,校服被赋予不同的寓意,其代表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进步。事实上,校服已经是 一个国家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,其是 一个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服饰文化的重要体现。我国有2亿多的中小学生,校服不仅是 他们 的生活着装,更是 展现我国青少年精神面貌的标志。
改革开放以来,宽松的运动装逐渐成为校服的主流。这种校服价格低廉,方便运动,有利于培养学生朴素的生活作风。但其款式单调,不美观,穿着宽松肥大,不区分男女,压抑了性别意识,使青少年失去了应有的青春活力和对美的追求。一位教育界专家表示:“校服代表着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,学生需要个性化发展,要能体现青少年的天真烂漫和多姿多彩,我国的素质教育不仅要从教育政策等入手,更需要重塑青少年的个性和自信,压抑青少年的天性,会导致我国文化的不断衰退”。
二、国外校服的文化现象
学生军训服相对于我国学生对运动校服的抵触心理,在日本和韩国,校服却已经成为学生较喜欢穿的衣服。日本校服历史久远,校服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特有的服饰文化现象。校服是 一种时尚、青春的象征。日本的校服之所以受欢迎,是 因为其聘请知名服装设计师来做设计,让校服拥有自己独特的品质。对学生来说,校服不仅仅是 学校的标志,而且是 时尚潮流的风向标。http://www.czclfz.com/